書展小朋友有節目 兒童參演繪本音樂劇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6/07/12 17:26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6

分享:

分享:

參與演出《想不到……》的 12 位小朋友,大部分是首次接觸音樂劇。

書展的兒童天地節目多多,今年不可錯過是欣賞一班來自深水埗區的孩子自編自演由繪本《想不到……》二次創作的音樂劇《想不到……之後》,繪本是由兩位故事人高佩聰和張佩斯共同創作,是得獎繪本,也是由港人出版及製作的本土繪本。

基層兒童首次踏台板

導演劉詩敏 (話劇導師) 謂音樂劇是小演員們閱讀完故事後的二次創作,演出前會由演員先讀出原創故事,再演繹他們創作的劇本;而12位主要居住深水埗區的孩子,透過「諸事教堂」的童挽玩關懷基層計劃,獲免費資助參加3個月培訓;她謂「童挽玩」讓1位中產孩子付費資助1位基層孩子,一起學習一項課外活動,以達致不同階層共享資源。

故事理念傳達共享

劉詩敏解釋,選擇這故事去創作音樂劇是感到它同是宣揚平等信念,作者主力用圖畫表達六戶家庭的處境;

「繪畫一式一樣的房子,告訴小讀者:人人處境不同,但仍可以坦誠分享,各人做一點小事,例如為老人家織件冷帽、畫一幅畫都是可以傳送温暖。我們的小演員大部分來自基層,有一半人第一次學演戲、唱歌,一開始很怕羞,有人怎也不敢上台講一句話。但學了10堂便肯嘗試;課程上沒有競爭,也沒分主角配角,是互相補位。」

小朋友把故事集體創作後續劇本,也很用心學習了3個月音樂劇。

所有戲服、道具都是用環保物料設計,自製樂器去演出,讓他們明白,不用錢也可以玩。

無錢同樣可以玩

她謂音樂劇不應是富有人家的玩意,想證明「無錢同樣可以玩」;「這是我們想借這個劇傳達的東西;故試驗了不用正統樂器可否演出,用玻璃樽注入水、樽蓋加紙皮做拍板,教孩子玩配樂。所有戲服、道具也全用環保物料手作設計,而主題曲《蠟燭舞》也是音樂導師為套劇去創作(已放上網),令繪本有了一首主題曲。」

劉詩敏與「香港精神大使」的丈夫周佩波同樣關心基層。「希望書展是起步,以後更多人注意到繪本,可以改變社區,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。」讀者想欣賞原著繪本《想不到……》(由高佩聰繪畫、張佩斯創作)可到書展宗教教育中心攤位。

高佩聰畫筆下的《想不到……》用畫面交待本地家庭實況,作者借蠟燭傳遞溫暖,帶出關愛社 區的主旨。

「想不到……之後」音樂劇

日期︰7 月 21 日 12nn

地點:書展3B兒童天地舞台

摺出老店  認識香港

插畫師爸爸鄧子健以兒童角度,出版以探索老店為主題的《香港老店「立體」遊》,一書兩冊,由作者帶孩子游走20間老店;圖書附有趣手工,讓孩子摺出老店及製作自己的商業街;及附有益智 App ,可一睹 4 類手藝製作過程包括調製港式奶茶、擦鞋、釘鈕扣和紮楊桃燈籠等。

圖書中附有20間店的立體紙樣及特大街道圖,鄧子健與2歲半囡囡把它們搭建成自己的商業街。

鄧子健在書展期間會主持一節手作老店工作坊,並向家長分享如何用圖書教通識,吸引孩子日後想實質走進不同老店。他笑言書中的老店部分已式微或已改變運作,如傳統舊茶樓、冰室、蛇店。

圖文書內附有每間店的微型摺紙。

「消失了的店才會用回真店名,部分店子是採訪了多間同類店後歸納出特色,如鐵閘店也已機械化、已不再用人手界鐵。雖然很多傳統工序已轉型,但那是真正存在過。為了呈現每種行業真相,我都會走入店內拍照、訪問店主、及找舊相去參照;孩子應珍惜今天仍能見到的磨較剪、擦鞋匠等小販,因他們流動性太高,但物品卻很專業,這些行業反映昔日家庭環保,不會把東西用完即棄。唯有圖文書可以還原,重現傳統真實的一面,留下文化印記......畢竟教科書很難做到這效果。」

作者盡量還原傳統鐵閘店工作情況。

20 種行業各有鎮店物品,作者把部分變成了摺紙,讓孩子回家可以製作迷利店,與爸媽一起摺時也可以分享到父母過往的回憶;「例如昔日著名文具神奇筆盒便令人懷念,還有典當行業有很多小故事,店中的陳設富神秘感。故我用了自己女兒化身書中的小朋友,去走入店中當偵探,引起小朋友代入感。」他期待書展工作坊會比較互動,例如會讓小朋友用想像、畫出古老的物品。

「童」遊香港老店舖

日期︰7 月 24 日 1pm

地點:書展3B兒童天地舞台

撰文 : 胡麗珊 TOPick 記者